当前位置:金色小说>高辣小说>重生从2005开始> 重生从2005开始 第95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重生从2005开始 第952节(1 / 1)

他脑海里已经开始在构思着明年该做一些什么样的投资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在他的带领下,绿之源投资的那几家工厂效益都很不错,他的薪酬也是一年一个样,现在年薪都接近百万了。

但他还是有一些不满足,还想寻求更大的发展,获得更多的利润。

在外地地方给他开出更多的优惠条件之后,他一度想过要不要带着团队出去单干——因为他知道严鑫对投资外地项目没有那么大的兴趣。

出去单干,地方上承诺了帮他解决所有的资金问题,都不需要他自己掏钱出来。

他觉得以那些优惠条件,用几年时间把自己给弄成一个亿万富翁,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放弃了出去单干的想法。

主要还是承担不起那样的后果。

出去单干就会得罪严鑫。

自己一个人出去单干,成功的几率不大。

把绿之源的核心团队拉出去,等于是把他掌握的线下销售渠道也给拉出去了,那就不是一般的得罪严鑫,而是把他往死里得罪了。

那势必会影响到他女儿肖诗语和严鑫的感情。

进一步还会影响到女儿的事业。

和女儿的事业比起来,他这个事业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

而且,就算能够成功的把核心团队拉出去,最多也就是获得他们线下的销售渠道,线上的销售渠道都属于严鑫夫妻的,他们没有办法使用。

现在绿之源公司的产品销售,通过网络销售出去的份额都已经超过一半了。

只是靠着线下的销售渠道,能不能把那些产品都销售出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产品生产出来之后,销售达不到一定的比例,那就没得赚的,甚至还会亏钱。

那些地方给出那么多的优惠条件寻求他们的投资,不是因为缺乏资金,也不是因为缺乏技术,而是缺乏他们现在所拥有的销售渠道。

他带着线下销售渠道出去单干,损害到了绿之源公司的利益,但自己也未必能够获利。

还白白的背上了一个忘恩负义的名声。

有了这些考量,他只能按下自己的野心,老老实实的在绿之源当他的总经理。

但心里终究还是有那么一些不甘。

女儿现在能够挣到大钱了,他并不缺钱。

可是,那又怎么比得上自己亲自挣到大钱呢?

何况,他追求的也不只是纯粹的金钱。

他还希望把这家公司做大成一家全国知名的企业,让自己成为全国知名的民营企业家。

现在严鑫做了这样的表态,对他来说,就像是打开了封印,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他心里当然开心。

寄托于绿之源公司所拥有的销售网络,再加上那些地方开出来的优惠条件,这要是还挣不到钱,那就没有几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能够赚到钱了。

他觉得自己有那样的能力,把绿之源公司带出本市,带出本省,成为一家全国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严鑫也知道肖爸有那么一点野心。

他并不排斥这样的野心。

只要不背叛,有野心没有什么不好的。

一路开车回家,两个人就谈了一路的公司发展问题。

今年绿之源的销售数据挺不错的,公司也赚到了一些钱,大部分的利润都拿出来了,包括给股东们的分红,还有给员工们的年终奖,还有就是捐给地方困难家庭的过年费用。

一开始公司有三个投资者,是严鑫和冯家兄妹。

但是股东不只是他们三个。

因为地方上以土地入股,分去了一部分的股权。

后面又弄出了股权激励计划,虽然只是期权,离开了公司,就不再拥有任何股权,但也是拥有着分红权的。

这一次几家已经生产销售的工厂都拿出了分红,不同的厂有着不同的分红额度。

几个厂加在一起,一共拿出了一千多万来做分红。

而严鑫也和冯晨商量过了,属于他们的分红就不用打到他们的私人账户上面,而是拿出来做福利,一半用来给员工发春节福利,一半拿出来给所在村,做一些公益事业。

他们三个大股东的分红就占到了一多半,拿出来的这个数字也不少了。

其中,又有一半是在他们村——最先投资的几家工厂就在他们村,也是最先获利的,所以分红也就最多。

他们三个大股东捐出来的这个数额有三四百万,一半用在员工春节福利上,那就是一两百万,平均下来,本村几百个员工,每一个员工都能够额外获得两三千的过年礼包。

还有一两百万用在本村公益事业上。

和村委会商量之后,最终的决定就是在村里开出一片山地,建一个养老院。

另外还将村里的卫生所升级一下,在原有的一个村医的基础上,再聘请两个医护人员,购买几台仪器,方便村民们看病。

严鑫还跟肖爸说到,要是明年还有这样的效益,那就在村里再搞出一个公园来,让村民们有一个环境比较好的休闲场所。

要让村里的年轻人有地方可以去。

也要让村里的老年人有地方可以去。

未来的畅想

回到家里,老两口已经在做晚饭了。

把肖爸也留了下来,在一起吃了一顿晚饭。

饭后肖爸去了工厂宿舍住,严鑫一家三口和冯曦也出来溜达了一番,看了一下现在村里的夜晚是个什么样子的。

现在村里主要的路段,以及所有的路口都装上了路灯,那些路口也都安装了摄像头。

那些路灯入夜就会开启,到天亮了才会关掉。

只要进了这个村子,就会被摄像头给照到。

村子里还有机动巡逻队。

不能说可以百分百的防止犯罪,但至少安全系数增高了很多。

大家晚上出来也很方便了。

以前这个村子是没有夜生活的,但今年已经开始有了。

村子里有几家农产品加工厂,雇佣了好几百员工,这些员工拥有着一定的消费能力,也有着那样的消费需求。

有需求就有市场。

今年在厂区附近,就出现了饭店,出现了烧烤店,出现了网吧,甚至还出现了ktv。

那几个工厂都在扩建,到明年,员工规模会达到一千多人。

进厂的员工手里的钱多了,那些种地的农民,手里的钱也跟着多了——他们现在种菜的收入,是种粮食收入的几倍。

多了那么多收入,消费能力自然也会跟着提升。

他们已经能够撑起一个小小的市场了。

走到厂区,就看到那里多了一些店铺,大晚上的,人还不少。

广场那边,烧烤摊都支起了两三个,走过去就闻到一股浓浓的孜然味。

来这边消费的不只是本村的人,还有邻近两个村子的人。

特别是现在到了年底,很多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都回家了,他们也是有着消费需求的。

严鑫他们刚吃了饭,到了那里,也还是没有控制自己,买了十几串烧烤,边走边吃。

这样的画面,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上辈子严鑫就没有在村里看到这样的画面。

白小玲都忍不住说:“没想到啊,短短几年,村里就发展成这个样子了。再这样发展下去,我觉得比城里都差不了多少了。”

她是一个很不愿意在农村生活的人,觉得村里面啥都没有,一点都不好玩。

但现在却觉得,在村子里面待上一两个月也都不要紧,能够待得下去。

“现在还不够,等以后更有钱了,可以把咱们这个村子建设得更好,建设成比城市更适合生活的地方。”严鑫说。

他对这个还是挺有信心的。

村子就那么大,把它建设起来并不需要太多的钱。

他没有想法让这个村子变得跟大都市一样繁荣,那没有太大意思。

想感受大都市的生活,去大都市居住就是了,没必要花费那么多的心力用在这个村子上。

这地方就没有成为大都市的条件。

他更希望的是把这个村子变成一个适合养生休闲的地方。

工厂有那么几家就可以了。

以后要建设的,是公园,是养老院,是疗养所,是学校。

他可不想把自己的家乡变成一个空气污染很严重的工业城市。

而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新农村。

以前没有太清晰的思路,但是这一年年的走过来,经验越来越多,对于未来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了。

现在的他也有信心在不远的未来实现这样的目标。

这也算是财富给他带来的自信吧。

第二天,他还和村委会的那些人碰了面,一起爬上了村里最高的山。

他们聊到了捐给村里做公益建设的那一两百万该怎么用,也聊到了以后村里的发展路线。

现在的严鑫不只是一个商人,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省政协的委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色小说